全国服务热线
166 2015 1386
潮汕牛肉丸——人间风味百年
发布日期:

在潮汕,肉眼可见的食欲,总会隐藏在小巷人家的乡土气中。街头巷尾的民间美食,总会是那一味最地道的美食“宝藏”。

 

作为潮汕风味的代表,「潮汕手打牛肉丸」拥有着让人不可忘怀的绝美味道。在爱好美食之人的眼中,牛肉丸也更是被直接划分为 「潮汕手打牛肉丸」和「其他牛肉丸」

 图片1_副本.png 

每天早上,三分之一的潮汕人都会选择一份牛肉丸早餐作为一天的开始。从古往到今来,百年的时间,「潮汕手打牛肉丸」就这么落地生根了。

 

「潮汕手打牛肉丸」

 

在我们还在梦乡里熟睡中,这么一群匠人师傅已经在为我们一日的美味在作准备,而一切的开始都得从捶打声下开始。


图片2.png


肉糜,即可牛肉碎碾成为的肉泥。它制作源于中原,后经由客家商贩的叫卖,才渐渐流入潮汕,脱胎于客家刀背。

 

当然,也有流传的一些牛肉丸来源的民间传说。有的会说:

 

“在民国初,有一个土名叫和尚的潮汕人,它的本名是叫叶燕青,经常会帮助客家人,客家人也因此把这牛肉丸的制作手艺传给了叶燕青。

 

在不断加以改进下,叶燕青所卖的牛肉丸汤也小有名声,而后来叶燕青也一直在潮汕名店胡荣泉打工。


 图片3.png 


在潮汕地区有一份特别的标准,专门为牛肉丸而定制——《汕头牛肉丸标准制定》

 

“标准要求要求“肉原料”中牛肉含量需要大于90%,那说明牛肉丸中不得有其他肉含糊,才能称得上汕头牛肉丸。


图片4.png

 

因此,在牛肉的选择上,其新鲜程度与潮汕牛肉丸的品质口感有最直接的关系。而潮汕牛肉丸的食材选择主要是腿心肉、腿包肉(大腿肉)、外合肉(臀部浅层肌肉)、米筒(臀部深层肌群)等大腿部位,特别是精选养殖三年的黄牛后腿肉。

 

光看牛肉的部分名字,我们不难发现,在选材上都是围绕这肌肉力量最为发的腿部去选择,打完之后的质量会特别好,入口富有劲道。


 图片5.png 

捶打牛肉糜的主要工具是一对 方形锤刀,这是汕头民工的工艺创造。

 

把精选的后腿肉切成块状小块,可以保持牛肉纤维的完整性。然后用两根4厘米的宽度,平滑敞亮的横截面,3斤的重量加以恰到好处的力道,捶打在牛肉的表层。


 图片6.png

 

每次手起捶下,加以恰到好处的力道,逐渐将牛肉内部的纤维打散,而在捶打的过程中还需要挑出其中的筋膜,以保证牛肉丸的口感。

 

而每5公斤的牛肉,就要挑出100克的筋膜,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食客在咀嚼中的口感细腻柔韧。

 

在反复捶打中,牛肉的肌肉蛋白会在方形捶刀的力量冲击下而不断延展开来,这一过程正是潮汕牛肉丸弹性的主要来源。


 图片7.png 


10分钟捶打后,块状牛肉逐渐成肉糜雏形,完整的肌肉纤维,便是肉糜细致绵绸的关键。

 

20分钟捶打后,牛肉细胞分子被击碎,反复的捶打中而重新排列,蛋白质得以尽情释放。

 

30分钟捶打后,已俨然成型的肉糜,黏稠感越来越强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看到牛肉的颜色从鲜红逐渐变得粉红。


 

图片8.png


手打的过程,既是体力活儿又是技术活儿。不仅在力量均匀,而且不能中断,否则变回出现肉不成泥的情况,没有力的作用,牛肉中的水分也会大量流失。

 

持续捶打,挑除筋膜,如此往复,直到最后,牛肉糜才算完成。

 

图片9.png 

 

完成牛肉糜后,需要及时将打好的牛肉糜放到一个大木盆里搅拌,加入冰水保持湿度与低温,少量苏打让肉质疏松嫩滑,再用盐和鱼露调味。


 图片10.png 


而搅拌没有固定的时间计量,更多的是凭借着手感与经验。随着搅拌,牛肉糜会逐渐黏稠上劲,越搅拌它的黏性就越黏,越稠。

 

而我们就需要慢慢加大力度,从一开始的柔劲到最后的猛力,就如同是一场与牛肉糜的力量较量。

 

在搅拌的过程中,需要不断加入冰水,加强蛋白质的凝胶作用。同时,也有助于锁住更多的水分,让牛肉糜更加细腻顺滑。 


 图片11.png


挤丸是一门费力的功夫,需要一手抓肉浆,然后食指和拇指圈成环状握紧拳,才能挤出圆润饱满的肉丸,大小适中,入口才完美。

 

最后一道工序,便是让丸子入水定型,去除残留血水。


 图片12.png 


水滚但不沸的温度为最佳水准,文火煮丸。而肉质纤维也会慢慢地发生微妙地彼此相连,让每颗牛肉丸都达到弹牙饱满的状态!

 

好的牛肉丸不需要过多加工,即使清汤寡水也能激发它强那悍的美味。

 图片13_副本.png


潮汕牛肉丸的味儿,承载潮汕人的工匠精神。每一颗的手法鲜制,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伤痕肿痛,都布满在匠人们的手上。

 

潮汕,孕育着山海与味蕾的和谐,敬业专注,精益求精,是对品质的执着与追求,代代传承,百年不变。

 

如果有机会,请一定要好好尝尝这颗百年风味的潮汕手打牛肉丸。

 

 

热品推荐